搜索 "蒲草" 的结果

找到 19 条相关结果

蒹葭苍苍
中医漫话 | admin | 2025-05-06 | 9 阅读

《诗经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……”其中的“葭”即芦苇。芦苇的花穗是青褐色,及至芦花盛开,如片片洁白的云絮,远远望去又像飘舞的白雪。 “寒云淡淡天无际,片帆落处沙鸥起。水阔风高日复斜,扁舟独宿芦花里。”(唐代左偃《江上晚泊》)在古代文人的笔下,芦花渲染的意境是清丽优美的,哪怕在漂泊异乡的旅人心头,芦花的一缕温暖也代表家的方向。芦花的美还在于它的画面感,如“钓罢归来不系船,江村...

阅读全文
谈古论今说扇子
中医漫话 | admin | 2025-05-22 | 8 阅读

我国扇子渊源较早,但是最早的扇子和现代的扇子并不是一回事。据史料记载,舜做五明扇,是仪仗用的,那时的羽扇除纳凉去暑外,主要是给帝王贵胄障尘蔽日,这一点有点像现代人夏天出门临时用扇遮阳。周朝时对仪仗的规格就有了明确的规定,天子出行用八扇,诸侯用六扇,大夫用四扇······这也是指仪仗说的,这些是为了凸显皇家威严和等级制度。 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形象几乎是家喻户晓,人人皆知的,他的扇子也是一种象征。晋代...

阅读全文
蒲草的栽培技术
中药种贮 | admin | 2025-05-09 | 8 阅读

蒲草是广泛生长在我国的一种野生蔬菜,其假茎白嫩部分(即蒲菜)和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(即草芽)可以食用,味道清爽可口;老熟的匍匐茎和短缩茎可以煮食或作饲料;雄花花粉俗称“蒲黄”,具有药用和滋补功能。蒲草是重要的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,还可以用来编织蒲席、坐垫等生活用品。 一、特征特性 蒲草属香蒲科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,植株基部的地上茎短缩,并从其叶腋间抽生地下匍匐茎,匍匐茎在土中、水中延伸,长30-6...

阅读全文
节节花
中草药(G-L) | admin | 2025-05-04 | 8 阅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节节花 出处: 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实际拼音: Jié Jié Huā 别名: 耐惊菜(《救荒本草》),虾蠊菜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满天星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虾钳莱、白花仔(《广州常见经济植物》),白花节节草、曲节草、蛇痫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水牛膝、一包针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猪屎草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水金铃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地扭子、飞疔草(《贵州草药》),耐...

阅读全文
香蒲
中草药(S-Z) | admin | 2025-05-03 | 8 阅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香蒲 出处: 《本经》 实际拼音: Xiānɡ Pú 别名: 蒲(《诗经》),睢、睢蒲(《本经》),醮、醮石(《吴普本草》),甘蒲(《唐本草》),蒲黄草(《经效产宝》),鬼蜡烛(《类证活人书》),水蜡烛(《广东新语》),蒲草、莎草、板枝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,蒲包草(《纲目拾遗》),随手香(《草木便方》),毛蜡烛(《天宝本草》),金簪草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芦烛、芦油烛(...

阅读全文
蒲草根的功效与作用
中药基础 | admin | 2025-05-29 | 7 阅读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尿;解毒。主热淋;小便不利;带下;牙龈肿痛。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。 【各家论述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清热、利尿;治热淋、牙痛,淋症,白带。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...

阅读全文
席草
中草药(S-Z) | admin | 2025-05-20 | 7 阅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席草 别名: 茳芏蒲草、短叶茳芏、咸水草 来源: 莎草科席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. var. btevifolius Bocklr.,以根、根状茎及花入药。 生境分布: 四川及南方各地。 性味: 根、根状茎:淡,寒。 功能主治: 根、根状茎:清热凉血,止血。主治。吐血,尿血,风火牙痛,白带。 花:主治疮痈,肿毒,睾丸炎。 用法...

阅读全文
款冬白薇茹藘丸
中药方剂(G-L) | admin | 2025-05-15 | 7 阅读

《痎疟论疏》:款冬白薇茹藘丸 名称: 款冬白薇茹藘丸 处方: 款冬花(去向里裹花蕊壳及向里实并枝叶,用甘草水浸1宿,再取款冬叶相伴蒸1夜,晒干)1两5钱,白薇(糯米泔浸1宿,取出,槐砧上锉细蒸之,从申至巳晒干)1两1钱,百合(用怀生地黄汁拌润透,蒸半炷香,取出晒干)6钱,知母(槐砧上锉碎,干木臼杵捣)6钱,地骨皮(东流水洗去土,捶去心,用甘草汤浸1宿,焙干)1两,桃仁(汤润,去皮,用白术、...

阅读全文
白草莓
中草药(A-F) | admin | 2025-05-05 | 7 阅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草莓 出处: 《云南中草药选》 实际拼音: Bái Cǎo Méi 别名: 三匹风、野杨莓、草莓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,白泡儿、白藨、白蒲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只大萨曾(藏名)。 来源: 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。5~10月采集全草,洗净,切段,阴干备用。 原形态: 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,被鳞片,具多数须根。有纤细的匍匐枝。基生叶有长柄,披散状;羽状3小叶;小...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