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 "本草纲目" 的结果

找到 2855 条相关结果

茅膏菜
中草药(M-R) | admin | 2025-05-18 | 17 阅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茅膏菜 实际拼音: Máo Gāo Cài 别名: 地胡椒、捕虫草、食虫草、地珍珠、落地珍珠、一粒金丹、苍蝇网、山胡椒草 来源: 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. lunata (Buch.-Ham.)Clarke [D. lunata Ham.],以全草入药。夏季挖取全草,晒干用。 性味: 甘,温。有毒。 功能...

阅读全文
牡蛎
中草药(M-R) | admin | 2025-05-17 | 17 阅读

《中国药典》:牡蛎 实际拼音: Mǔ Lì 英文名: CONCHA OSTREAE 别名: 左牡蛎、海蛎子壳、左壳 来源: 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、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。全年均可采收,去肉,洗净,晒干。 性状: 长牡蛎:呈...

阅读全文
鸡血藤
中草药(G-L) | admin | 2025-05-17 | 17 阅读

《中国药典》:鸡血藤 实际拼音: Jī Xuè Ténɡ 英文名: CAULIS SPATHOLOBI 别名: 血风、血藤、大血藤、血风藤、三叶鸡血藤、九层风 来源: 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(大血藤、血风藤、三叶鸡血藤、九层风)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。秋、冬二季采收,除去枝叶,切片,晒干。 性状: 本品为椭圆形、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...

阅读全文
虎杖
中草药(G-L) | admin | 2025-05-17 | 17 阅读

《中国药典》:虎杖 实际拼音: Hǔ Zhànɡ 英文名: 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 别名: 花斑竹、酸筒杆、酸汤梗、川筋龙、斑庄、斑杖根、大叶蛇总管、黄地榆 来源: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. et Zucc.,的干燥根茎和根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趁鲜切短段或厚片,晒干。 性状: 本品...

阅读全文
百草霜
中草药(A-F) | admin | 2025-05-12 | 17 阅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百草霜 实际拼音: 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: 锅底灰、锅烟子 来源: 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。刮下或扫下,过细筛,除净杂质。 性状: 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,手捻即为细末。质轻细,似霜,随风可以飞扬,入水则漂浮而分散。无臭,无味。 性味: 辛,温。 功能主治: 止血,止泻。用于吐血,咯血,便血,功能性子宫出血,腹泻,...

阅读全文
花椒
中草药(G-L) | admin | 2025-05-11 | 17 阅读

《中国药典》:花椒 实际拼音: Huā Jiāo 英文名: PERICARPIUM ZANTHOXYLI 别名: 香椒、大花椒、椒目 来源: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(香椒、青花椒、山椒、狗椒)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. et Zucc.或花椒(蜀椒、川椒、红椒、红花椒、大红袍)Zantho xylum bungeanum Maxim.的干燥成熟...

阅读全文
土附
中草药(S-Z) | admin | 2025-05-08 | 17 阅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土附 出处: 《纲目拾遗》 实际拼音: Tǔ Fù 别名: 土部、鲈鳢、荡部、荡鱼(《演繁露》),吐哺(《三才藻异》),土鲋鱼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,菜花鱼(《嘉兴县志》),鲋鱼(《湖州府志》),土鹜、土哺(《钱塘县志》),上鲋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 来源: 为塘鳢鱼科动物塘鳢鱼的全体。 原形态: 体粗壮,前部呈圆筒形,后部侧扁。体长10余厘米。头部大,稍扁平,...

阅读全文
白芷丸
中药方剂(A-F) | admin | 2025-05-22 | 16 阅读

《医统》卷七十三:白芷丸 名称: 白芷丸 处方: 白芷1两,糯米半两(炒黑色)。 制法: 上为末,糯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 功能主治: 夜多小便。 用法用量: 每服50丸,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。 《寿亲养老》卷四:白芷丸 名称: 白芷丸 处方: 白芷1两半,石斛1两半,干姜1两半,细辛1两,五味子1两,厚朴1两,肉桂1两,防风1两,茯苓1两,甘草1两,陈皮1两,白术...

阅读全文
醉鱼草
中草药(S-Z) | admin | 2025-05-21 | 16 阅读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醉鱼草 实际拼音: Zuì Yú Cǎo 别名: 闹鱼草、鱼尾草、痒见消、铁线尾 来源: 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.,以带根的全草及叶、花入药。根及全草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;花、叶夏秋花盛开时采集,晒干。 性味: 微辛、苦,温。有毒。 功能主治: 祛风除湿,止咳化痰,散瘀,杀虫。支气管炎,咳嗽,哮喘,风湿性...

阅读全文
柚花
中草药(S-Z) | admin | 2025-05-21 | 16 阅读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柚花 出处: 《纲目》 实际拼音: Yòu Huā 别名: 橘花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 来源: 为芸香科植物柚或化州柚的花。春季开花时采收,晒干。 原形态: 植物形态详"柚"及"化橘红"条。 性状: 干燥花朵呈棕黄色。花柄长1.8~2.3厘米,略弯曲,被短柔毛。花萼杯状,扭曲,有凹陷的油点。雄蕊脱落不见,子房球形,棕黑色,花柱存在或折断,花瓣多脱落,呈淡灰黄色...

阅读全文